2017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52所高职院校的技能尖子们齐聚一堂,相互切磋技艺。金融管理学院也为本次大赛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从领导到指导老师,再到参赛选手和志愿者,每个负责人都尽心尽力,为国赛贡献力量。
众所周知,技能的练习是一个漫长而又枯燥的过程,需要“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代表学校参加本次比赛的选手们全部来此金融管理学院,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从金融管理学院参赛指导老师处了解到,本次国赛新增了货币识假项目,这是对选手能力地进一步考核。对于相对薄弱的柜面业务处理学校也安排了指导老师采用“传帮带”的方式进行集训。
选手们反复提到两个词语:沉淀和团队,来自金融14(8)班叶舒展直言:“在练习五笔的过程中,不乏出现心浮气躁的现象,学会沉下心,才能在成绩方面有所提高。能有好的成绩,不是因为有多聪明,在团队中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才是支撑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如何才能兼顾技能、学习、学生干部三者间的关系,农金14(2)班叶嘉威同学有着自己的见解:“面对来自三方的压力,要学会自我调节,合理释放。在学习、练技能、工作上的时间要进行合理分配。同时要把握好全校皆练技能的大氛围,在这种竞争的氛围下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国赛与省赛相比,除了规格更大之外,竞争对手的实力也更强劲。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荣誉。”来自农金15(1)班参赛选手石子祥同学话语中难掩兴奋,他身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就已征战国家级的大赛,这背后除了天分更多的是刻苦训练和努力坚持。
来自农金14(2)班施玲佳同时也是浙江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点钞单项一等奖获得者,她谈到:“要运用好学校这个大平台,每次有技能比赛时都要积极参加,不管强项是否在于此,重要的是感受比赛气氛,调节心态。同时在练习技能时,不能一味的埋头苦练,学会“厚脸皮”,积极向老师请教。”
时代在弘扬“工匠精神”,参赛选手叶嘉威对此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对工艺的精益求益,是手工的技巧,而技能恰恰就是指尖上的艺术。就像打磨玉器,需要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将一块璞玉打造成一件艺术品。”
日复一日的技能训练,让选手的手指上都长满了水泡、指甲中都是瘀血,有时甚至连点钞纸都拿不住,这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如今伤痕已了然淡去,但那些奋斗的日子仍牢记心间。再历害的人也会有心灰意冷的时候,但只要熬过最冷、最无助的黑夜,一切都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坚持,才会迎来清晨的那一缕阳光。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所谓的终南捷径,不过是自欺欺人。无论在技能亦或是其他方面,能取得成功的永远是那些坚持不懈、坚守“工匠精神”的人。 金融管理学院的四位参赛选手以及参加本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所有参赛选手就是在践行“工匠精神”的青年人缩影,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勤学苦练,用坚持和汗水造就属于青年一代的时代气质。
同时,金融管理学院的技能尖子们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功底,顺利取得代表浙金院参加国赛的四个宝贵席位,充分体现了金融管理学院对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也显示出了开展“金鹰引航朋辈育人”项目及“高理论水平、强业务能力”综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卓越成效。期待金融管理学员学子在未来各项技能大赛中能再次代表浙金院续写辉煌,再创佳绩!
李丹宁、应静静/文